古都南京,梅花荷花自古盛名。蓮花湖,顧名思義,因滿湖蓮花而得名。梅山鋼鐵廠就在蓮花湖附近,我居住的地方距離蓮花湖不遠(yuǎn),從滬到寧一年多,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連續(xù)欣賞幾個月的荷花。

立夏時節(jié)五月中旬,路過蓮花湖,看到新荷剛綻露尖角,禁不住拍幾張照片發(fā)一波朋友圈,引一群朋友關(guān)注。隨后只要能抽出時間,我便被蓮花湖吸引去,戀上一湖紅白相間的荷花及淡淡的清香。傍晚來此散步的人們更是絡(luò)繹不絕,園中人告訴我,蓮花湖的蓮花可以持續(xù)盛開五個月時間,白露時節(jié)采摘蓮蓬的時候,還有部分蓮花開放。驚奇之下,我自是欣欣然,沉醉在這個荷葉飄香的夏季里。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不僅被稱為“花中君子”,更是高潔、圣潔的代名詞。佛教領(lǐng)域,蓮象征超脫和清凈,如來佛祖、觀音菩薩都有蓮花寶座,佛寺里也是隨處可見蓮花。而蓮與廉諧音,自古就有廉潔之意,是高潔人士的品格寫照,因此,古往今來,愛蓮之人非常多。

我對蓮的情有獨鐘,是因為小時候家門口就有一片荷塘,每到荷葉抽芽時節(jié),總會和小伙伴們一起到荷塘邊玩耍,直到荷塘里只留殘荷聽雨聲。祖父告訴我,蓮花除了通名荷花,還有芙蓉、芙蕖、菡萏的別名,在祖父的熏陶下,我自小熟讀了古今文學(xué)作品中詠荷頌蓮的詩詞歌賦。但我最欣賞的莫過于屈原大夫那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及李商隱“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边@兩句的渾然天成。

而我的蓮之情結(jié)卻有兩個難忘的記憶。

小學(xué)四年級,第一次讀《紅樓夢》,當(dāng)然沒讀懂,卻纏著祖母和母親學(xué)了書里幾道菜,其中一道就是第三十五回寶玉提到的“小荷葉兒小蓮蓬兒的湯”。那時端午節(jié)剛過,家門口一池新荷,蓮蓬還沒有結(jié)出來,我纏著叔叔采摘鮮嫩的荷葉與荷花,祖母和母親嘗試著做了“小荷葉兒小蓮花兒湯”。當(dāng)然,我們的做法不敢與賈府相提并論,就是買回瘦肉,做了圓子,在圓子湯里放進(jìn)鮮荷葉兒絲與荷花絲,那清香已經(jīng)美不勝收了。待蓮蓬結(jié)出時,再次做了鮮嫩的“小蓮蓬兒湯”,果然亦是美味十足。再后來,每到夏季,我便會提醒母親做一兩次荷葉蓮蓬湯,四十年過去了,那份清香始終難忘。

二零一二年夏季,相約昆山一位同學(xué)家,恰巧旁邊亦有一池新荷,我便憶起“小荷葉兒小蓮蓬兒湯”來,朋友們聽了十分好奇,于是那晚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鮮荷葉兒湯”。一群愛好詩詞的朋友,相聚一池荷塘旁,賽荷詩會自然難免了,詩經(jīng)、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散曲、文賦、小說到當(dāng)代流行歌曲,大約背誦了一百多句蓮與荷的詩詞。而那道“鮮荷葉兒湯”,朋友們卻是有生之年第一次品嘗,自是贊不絕口,我卻怎么也吃不出小時候的清香美味來……賽荷詩會最終以我奪冠,加上那道“鮮荷葉兒湯”迷醉一大片,大伙兒便送我一個“荷葉清居士”的雅號。返滬途中,朋友們意猶未盡,遺憾蓮蓬尚未結(jié)子,還說吃出來的文化最難忘,希望有機(jī)會再聚荷塘,品嘗“小荷葉兒蓮蓬兒湯”。

眼下時節(jié),蓮花湖里滿是鮮嫩的小蓮蓬兒與荷花,朋友們是否還記得當(dāng)初的“小荷葉兒小蓮蓬兒湯”之約?一品清雅,同醉這個荷葉飄香的夏季呢。?。?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中冶寶鋼 陳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