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著越野車,沿著崎嶇的風場盤山道路扶搖而上,你會被這陡峭、曲折、蜿蜒的進場道路所震撼、所折服——這就是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蔚縣項目將士在海拔2000米、垂直高度1200米的崇山峻嶺上,通過目測、實測、統(tǒng)計,根據自然條件和山脈走勢,憑借挖掘機、裝載機等機械一鏟一鏟挖山填谷、一米一米鋪設而成的全長近30公里,百轉千回、蜿蜒山間的進場道路。

2016年入冬以來,蔚縣老爺廟梁風電場頻降大雪。為了完成施工既定目標,項目部員工積極做好冬季施工措施,在保證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前提下,冒著風雪搶工期、抓質量、促效率,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這樣一群風雪無阻的風電建設者們。

5點30分,天還未亮,三名工人已經整裝待發(fā),他們的工作就是每天這個時刻從山頂住處乘坐鏟車行駛至15公里外的山下設備堆場,并將風機設備安全、高效地牽引至風機吊裝現場。他們就是新能源公司蔚縣項目部設備牽引班——朱寶林班組。蔚縣的冬天異常寒冷,有時溫度低至零下30多度,老爺廟梁風電場地勢陡峭,雨雪天氣濕滑,大霧天氣能見度低,這些因素都給風機設備牽引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為了保證設備吊裝進度,朱寶林和他的兩名隊員不畏嚴寒、任勞任怨,克服重重困難,指揮三臺鏟車源源不斷地將風機設備安全地牽引至風機吊裝現場,未出現一次安全事故,每一臺風機的順利安裝,都伴隨著他們辛勤的汗水。步入冬季施工后,風場內頻降大雪,朱寶林班組果斷地擔負起了清雪的重擔,由于山路陡峭、連續(xù)降雪等原因,同一路段時常要清雪好幾遍。正是有了他們的認真負責、辛勤付出,才有了蔚縣老爺廟梁風電場工程這條生命線的暢通和風機設備的順利安裝。

從開始準備到葉輪就位,安裝風電機組一臺一般需要兩天的時間,且危險源點多,是整個風電建設工程項目的重中之重。張雨龍——蔚縣老爺廟梁項目部安全員,重點負責風機設備吊裝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每次風機吊裝前,他都會認真地對所有作業(yè)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交底,指出危險部位,交代防控措施,指導施工隊組織施工。從準備工作開始,到吊裝作業(yè)結束,無論酷暑嚴寒、風雪雨霧,張雨龍都會在現場全程監(jiān)控,他經常說:“風機吊裝屬于高空作業(yè),危險性高,每一個不牢靠的螺栓、墊片可能會要了下面作業(yè)人員的命,指揮人員的一個錯誤信號,吊車司機的一個失誤操作,可能會造成設備損壞甚至車輛傾覆。我在現場,不是我可以阻止任何安全事故發(fā)生,而是時時處處提醒作業(yè)人員神經都繃根弦,我們拒絕麻痹大意,我們可以提早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蔚縣老爺廟梁風電場所安裝的遠景1500kW風力發(fā)電機組葉輪直徑最長達93米,機艙重達65噸,整個風力發(fā)電機組吊裝時需將塔筒一節(jié)節(jié)安裝就位,并將機艙、葉輪從地面吊起至80米的高度安裝就位,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出現問題都將產生不可預想的后果。為了保證設備安全安裝,張雨龍從設備牽引、主吊的安拆、運輸、占位、到吊裝平臺地基承載力測試,吊裝前實時風速測控,再到塔筒與塔筒的對接、主機艙與頂段塔筒的對接、葉輪與主機艙的對接及各個連接部位力矩的緊固,以及塔筒內電纜敷設,都親自現場監(jiān)控并參與檢查、驗收,驗收合格方可作業(yè),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隱患。張雨龍的認真負責得到了業(yè)主的充分肯定。一臺臺風機安全地吊裝到了80米高空中,離不開他的努力與付出。正是他和蔚縣項目將士迎著惡劣天氣,堅持奮戰(zhàn)在風電項目施工一線,才換來蔚縣風電場項目的安全施工和順利投產。

站在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承建的蔚縣老爺廟梁風電場,二十臺吊裝完的風機優(yōu)雅地旋轉著,映著滿山皚皚白雪更顯得楚楚動人。但是,請您記住這美麗背后的建設者們,他們可能衣衫不整,他們可能滿身油污。他們有種精神,一種不畏嚴寒、風雪無阻的精神,一種任勞任怨、精益求精的精神,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一線建設者,為了中國清潔能源建設,為了企業(yè)的發(fā)展,為了家人生活的幸福,乘風筑夢,砥礪前行。   (作者單位:中國二十二冶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