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艱難歲月中的動人故事
何 薇/文     發(fā)布日期:2017-11-17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二十二冶人,我也即將邁入而立之年,雖沒能與企業(yè)有40年之久的緣分,但也有近30年的情誼。從小便在身邊滿是二十二冶人的環(huán)境中長大,親眼見證了身為冶金人的艱辛與不易,也深刻體會著身為冶金人的驕傲與自豪。
時光飛逝,40多年前來到唐山支援建設的爺爺,如今已是身不能動、話不能語的八旬老人,為了了解40年前初來唐山的歷史,不久前,我特意拜訪了爺爺從前的老鄰居、老同事,曾經(jīng)艱難歲月中的一幕幕展現(xiàn)在眼前。
抉擇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fā)生大地震。8月初,遠在包頭的二冶機運公司組織了20來輛IFA車和大貨車準備前往災區(qū)支援建設。剛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回來的24歲小伙李維滿便是司機之一。接到被選去支援建設的通知,對他無疑是個晴天霹靂。他當了五年兵剛回到家,終于能守著爹娘過安穩(wěn)日子了,也有了穩(wěn)定工作,家里也剛剛給介紹了對象,所以他并不愿意放棄這些去唐山??蛇@是工作安排,他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同事和領(lǐng)導都待他很好,而他又是名黨員,關(guān)鍵時刻更應該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如此想來,他找不出拒絕的理由。一邊是剛剛?cè)肼毜姆€(wěn)定工作,一邊是家中的親人,如何割舍?怎么選擇?他苦思冥想了三天,經(jīng)歷了領(lǐng)導做的心理工作和內(nèi)心的一番思想斗爭后,他終于有了決定,他要去唐山!
可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父母時,卻受到了強烈阻攔。老母親拉著他的手說:“兒啊,你18歲就離家,當兵一當就是五年,其中你就回過家一次,只待了幾天。娘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你盼回來了,你咋又要走呢?”說到這,娘的兩行熱淚早已流下。老母親的話讓李維滿更加難受了,內(nèi)心雖有不舍,卻依然堅定地勸母親:“娘,我也舍不得離家,但兒子現(xiàn)在不僅屬于您和爹,還屬于單位啊,組織需要我,我就應該服從組織安排。再說了,我又不是不回來了,幫著建設完,興許幾個月就回來了。”一向沉默寡言的老爹在一旁聽不下去了,心疼地說道:“可是選誰不行!為啥要選你?原以為你回來了咱們就能過好日子了,對象也給你找好了,你這一走,對象咋辦?我和你娘咋辦?”老爹的話讓李維滿沉默了好一陣,他鼓足勇氣說道:“爹、娘,我一定得去也必須要去?!崩系澏吨曇魡枺骸皟喊?,為啥???”他堅定地說:“因為我是一名黨員,就應該做在前頭,想在前頭,就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而我又在部隊待了五年,部隊的紀律就是服從!所以我服從這個安排?!笨吹絻鹤尤绱藞远?,老母親哭的更厲害了,老父親沉默地在不大的房間里踱著步。過了許久,老父親深深地嘆了口氣,說:“你剛才說的也有道理,行,去吧,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早日回來?!?/p>
于是,1976年8月20日,第一批支援建設的車隊浩浩蕩蕩的出發(fā)了。這一去,就是40多年,李維滿再也沒回過包頭的家,而是將爹娘接到了唐山,過著平凡卻內(nèi)心充實的日子。如今的李維滿已66歲了,他說,希望二十二冶越來越好,職工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堅持
1976年9月2日,機運公司又一批援建員工坐著火車到了唐山,李恩琨便是其中之一。初到唐山,李恩琨被眼前的慘象嚇住了,他猜到震后的唐山會很慘,卻沒想到會這樣慘。滿目瘡痍、尸橫遍野,他的心中也不禁陣陣悲涼。但緊急的任務讓他沒有時間去悲憫他人與感懷人生,工程組組長遲遲未到,作為副組長的李恩琨便挑起了大梁。每日,他都會親自指揮推土機清理廢墟,時常連飯都吃不上一口。由于35噸和45噸的吊車在唐山周邊根本沒有,只有機運公司有幾臺,所以在恢復唐鋼建設的同時,機運公司還配合色織廠、電廠等企業(yè)進行恢復生產(chǎn)建設。為了提升效率,李恩琨還從杭州訂了2臺50噸的吊車,擔心職工對新機器操作不熟練、對性能不熟悉,他還特意請了杭州的專家來手把手教授使用方法。就是因為這股對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的態(tài)度,使得機運公司與當?shù)仄髽I(yè),尤其是唐鋼配合越來越默契,關(guān)系也越來越密切,收到了許多錦旗和感謝信。工作的艱苦自不必說,住的更是艱苦。因為住的是板房,冬天的取暖不好,非常冷不說還四處漏風。到了夏天更是難熬,經(jīng)過曝曬的板房如蒸籠般,熱的要命。再加上板房外緊鄰一條臭水溝,旁邊焦化廠的污水每日往水溝里排放,氣味難聞,臭氣熏天。這樣的板房,李恩琨一住就是五、六年。直到八十年代中旬,他才搬到了新區(qū),住上了樓房,這一住又是30多年,一直到了現(xiàn)在。
令人感動的是,如今已82歲的李爺爺最近因腿腫疼痛急需住院,可他知道我們要來,延遲了自己的入院時間。見到我們后,他十分激動地拿出一張紙條說:“快來,我有這么幾點想講,你看看?!笨粗癫赊绒鹊臉幼?,讓我覺得年輕時的李爺爺又回來了。他還笑著說:“我每個月3700塊錢工資,花不了的花,這趕上中秋節(jié),我在飯店定了一桌,到時候一家人聚聚。這好日子是二十二冶帶給我的,以前想都不敢想啊?!?/p>
兩位老人用平靜的講述,帶我回到了40年前的艱苦歲月,我仿佛看到40年前李維滿大爺說出“因為我是一名黨員”時的堅毅表情,也仿佛看到李恩琨爺爺在廢墟中指揮推土機的偉岸身影。40年過去,屬于他們的光輝歲月也已過去,但他們身上所特有的二十二冶人不怕吃苦、迎難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卻久久傳承,它照亮著企業(yè)前行的道路,激勵著后人為此努力、為此奮斗?!? (作者單位:中國二十二冶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