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黃沙散 方艙見
    發(fā)布日期:2021-03-26
2021年初,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jié)氛圍當中,不曾想,疫情再次復發(fā),席卷河北省多地,看著手機上每日跳動上漲的紅色確診數(shù)字,內心充滿了牽掛和不安,牽掛的是河北人民處于危難之際,不安的是這個時刻自己卻不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就在此時,一封來自邢臺南宮市的參建隔離單元邀請函送到中冶天工,時間緊任務重,集團公司緊急召開邢臺南宮市方艙集中隔離點建設動員會,身為天工人,更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用自身所長,奔赴一線,由屏幕外看新聞的人轉變成一線戰(zhàn)地記者,理好攝影設備的行囊,毅然隨公司組建的南宮突擊隊奔赴一線,此行,讓我看到了那新聞文字背后的一件件感人事跡。
初到南宮
初到南宮,當所乘汽車緩緩駛入南宮高速收費口,按警察指示,車上所有人佩戴好防護物品,下車掃碼,身份證登記,遞交參建紅頭文件,這時才真正的覺得自己所處之地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出差。當一切手續(xù)辦理妥當,車輛再次出發(fā)奔赴施工所在區(qū)域,途經(jīng)南宮市區(qū),看著一間間緊閉的商鋪,銀色的卷簾門反射著晌午時分的陽光,安靜的街道空無一人,只有偶爾穿行而過的救護車,閃爍的警燈,響徹的鳴笛都在告誡著車上的我們,形勢嚴峻,刻不容緩。
到達處于郊區(qū)的施工現(xiàn)場,放眼望去,滿目黃土,下車后,來不及和先遣部隊匯合,就近找了一間屋子,放下行囊,掏出無人機單反,隨即奔赴現(xiàn)場,在滿是黃土的地面起飛無人機,灰塵被螺旋槳吹起,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飛機拔地而起,直沖云霄,當黃沙散去,我看到的是現(xiàn)場多臺機械井然有序的平整著場地,我看到的是場外多臺汽車吊在馬不停歇的拼裝著隔離單元,為后續(xù)隔離單元入場搶出提前量,我看到現(xiàn)場人頭攢動,要知道半天前這里還是耕地,還是一道道田壟,甚至田壟上還有未收割干凈的玉米秸稈,僅僅半日,已有大半場地平整妥當,一臺臺壓路機在黃土地上夯實著黃土,一名名施工人員頂著飛塵扛著儀器在現(xiàn)場來回奔波測量放線。
從現(xiàn)場形象進度估算,夜幕來臨時現(xiàn)場將進入打灰硬化階段,天工速度在南宮的這片土地上展現(xiàn),空中揮舞的塔吊與地面推進的鏟車,交相呼應,天工藍的旗幟在寒冬的冷風中熠熠生輝。
不舍晝夜
凌晨一點,現(xiàn)場變電箱因型號適配問題導致現(xiàn)場施工用電和生活區(qū)用電還未接通,電工師傅們在零下十多度的室外打著手電忙碌著,沒有照明用電,可是現(xiàn)場施工進度不能停,正在指揮部焦急的時刻,現(xiàn)場突然亮起了光,只見多位參建人員自發(fā)將私家車開到工地一側,打開遠光燈,一束束光沖破黑夜,照亮了南宮的郊區(qū),打亮了施工現(xiàn)場,更暖了每一名參建人員的心房。
解決了照明問題,可是本來應該已經(jīng)到達的混凝土卻遲遲沒有到達現(xiàn)場,打電話催,聯(lián)系政府協(xié)調都無果,原來是響應疫情防控指令,攪拌站工作人員居家隔離,攪拌站只有少數(shù)人員留守值班,產能不足,無法保障混凝土的供應,對此,現(xiàn)場指揮部領導袁忠平率人凌晨兩點多前往攪拌站,苦口婆心,一遍遍的說明來意,最后打動了攪拌站,終于在凌晨三點十五分,第一車混凝土順利進場,宣告著場地硬化正式開始,看著一輛輛罐車在汽車大燈的照耀下來回穿梭,車的影子被緩緩拉長,車輛發(fā)動機的轟鳴聲,混凝土攪拌發(fā)出的碰撞聲,現(xiàn)場安裝設備的敲擊聲,對講機里協(xié)調指揮的喊聲,此起彼伏,奏響了南宮夜幕下的交響樂,振奮著每一名參見人員的心。
晨光破曉
若不是此次參建,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原來一月末的河北清晨會是如此寒冷。凌晨五點,太陽還未升起,天邊微微泛白,日月交替間,本是萬物休息,靜待天明,可是南宮的現(xiàn)場沒有停歇,這片土地仿佛擁有會生長的魔力,正晝夜不停地改變著自己的樣貌。漸漸陽光透過山巒印在這片土地上,寒冷的夜晚將水凝結成冰,連夜安裝的熱水箱前排滿了施工一天一宿的工人,打上幾盆熱水,洗把臉,泡上一碗泡面,轉眼又投入到戰(zhàn)斗中來。
我舉著相機,記錄下這群蹲在熱水機前吃著泡面,臉上略顯疲憊的施工人員,地面上散亂著著撕開的包裝和調料包,其中一個小伙子看到我對著他們拍照,沒有躲閃,反而配合著擺出造型,我趕緊按動快門,記錄下了他的每一個動作,等在現(xiàn)場拍攝完素材再次回到熱水機旁時,發(fā)現(xiàn)原來扔著一地的方便面包裝已經(jīng)收拾干凈,等回頭翻看照片時才發(fā)現(xiàn),他們手中的泡面桶上印著“我后悔的不是沒有夢想,而是我沒有為夢想努力過?!?/p>
致敬這些可愛的人。
大干熱潮
隨著建設進度的不斷推進,問題層出不窮,參建戰(zhàn)士們突破了一個又一個問題,作戰(zhàn)指揮部總指揮馬杰多方協(xié)調推進建設,他的手機長期占著線,行走的方式永遠都是奔跑,桌上的餐食永遠都被放到冰涼才來得及吃上兩口,現(xiàn)場的每個人都在拼盡全力地釋放著自己的能量,推進著施工進度的突飛猛進。
天工速度和實力獲得了南宮市政府的認可,在原定建設的方艙集中隔離點AB地塊基礎上,又追加南宮市婦幼保健醫(yī)院和中醫(yī)院兩個項目建設,任務重,時間緊,指揮部立刻開會劃分任務,交給兩家分公司分別負責新任務的建設,建設場地距離生活區(qū)存在一定距離,為了節(jié)省路上時間,負責醫(yī)院建設的小伙子們搬著幾箱泡面拉到施工地點,餓了就吃泡面,困了就在車里睡,現(xiàn)場施工沒有一刻停歇,項目結束后,坐在我身邊接受采訪的施工人員在我轉身取麥克風電池的短暫間歇竟然坐著睡著了,酣睡的模樣,臉上是口罩也無法遮住的疲憊和安詳,不忍打擾,采訪作罷,想必一定是特別的安心,才會在項目完成的那一刻,卸下天工人的堅守,疲憊便順勢而上,席卷全身,來不及慶賀項目完成,便憨憨睡去。
風卷沙散
還記得建設接近尾聲的時候,圓月剛過,河北難得晴空碧月,月光皎潔,照在隔離方艙潔白的墻板上,打亮了忙碌穿梭的施工人員身上,影子被拉的高大偉岸。
即將告別這片會成長的土地,來了多日,見證了天工速度,也感受到了責任和擔當。看到了央企的大愛無疆,也看到了施工間歇和家里視頻報平安的溫暖瞬間。習慣了黃土的色彩,也會覺得這綿軟的腳感,是南宮這片熱土給予天工人的一份溫暖。
每一次大事件解決的背后往往都伴隨著多方的努力和突破。建設過程中有數(shù)不盡的困難和阻撓,隨著時間的推進,困難會被克服,阻撓也會被打破,項目也終會建成投入使用,但是項目建設背后的這些精神將鼓舞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公司未來的蓬勃發(fā)展中迸發(fā)自身的力量,如明燈照耀,掃除黑暗,將南宮精神不斷傳遞,去打造一個又一個精品工程,讓南宮精神永遠閃光。 (中冶天工 張駿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