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畬快線項目部身處鄉(xiāng)野之間,站在項目屋外的坡上向左望去,飽滿的水稻張鋪在山谷間;向更遠看去,山丘圍著屋舍,屋舍繞著山丘,縫合在天際線上;向右看去,是人家,常常炊煙裊裊、瓜果飄香;再往遠處,是生長旺盛的米蕉和節(jié)節(jié)筆直的甘蔗矗立在鐵路旁。

我宿舍的窗戶朝南開,能看見沿路成片的屋頂、暢流的梅江,也能看見運貨載客的火車,火車在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間從左向右載著旅客馳來,伴隨著火車的汽笛聲,列車闖入我的眼中,呼呼的風吹著我的臉,還沒等我看清楚,火車就一下子過去了,只能看見火車尾在視野中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時光也如火車一樣,隨著梅畬快速干線的完工,與我并肩奮斗了三年之久的“戰(zhàn)友”也將一個個離開這里。

明年,項目黨支部書記宋文剛就要退休了,一直在二十二冶工作的他,與企業(yè)一起經(jīng)歷風雨、迎接輝煌,梅畬快線是他的“最后一班崗”,為他3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工程通車后,同事一個個離開項目部,與我年紀相仿的同事越來越少,我和書記的距離也由此拉近,我們時常傍晚出去散步,并肩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書記給我講他1989年入黨的故事,講他30多年的工作歷程,講家中的親人,講對退休生活的設想……故事一個接一個地涌現(xiàn),讓我不禁感嘆,時間猶如一把刻刀,一點一點雕刻書記身上的歲月。不久后的一晚,書記啟程離開梅州,我去送他,見他表情平靜、身板挺拔,但我知道他是將那份不舍放在了心里最深處。

當晚八點三十八分,我也帶著我的皮箱走進車廂,啟程離開梅州,前往人生中的下一站。皮箱里有改過的文章、工作的筆記、裝好的茶葉、同事大哥送的茶壺,還有各位前輩叮囑后整理的警句,更有在忙碌的白天黑夜里和每一個節(jié)日里項目部團聚的回憶,這是一箱專屬于我自己的時光和記憶。我們的一生總要面對無數(shù)次離別,離開自己舍不得的人時,也在和過去的自己告別,但這份美好的記憶和經(jīng)歷卻是永恒,它讓我在未來更加努力,讓自己不后悔、不害怕、不躲避。

八點五十分,我站在火車的車窗前,窗外是我每次去上羅村必走的那條村路,我猜書記剛才也一定路過了這里。而后,火車轉彎,駛出涵洞,梅州的田野在我的視線中漸行漸遠了…… ?。ㄖ袊奔瘓F 張子露)